希特勒是怎么攫取最高权力的

希特勒在1932年总统选举中输给了兴登堡(兴登堡约53%,希特勒约37%),兴登堡连任,希特勒落败。

兴登堡在1933年1月30日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帕彭为副总理。希特勒成为总理数周内就借国会纵火推动《国会纵火令》(1933-02-28),随即通过《授权法》(1933-03-23),使政府(总理为政府首脑)可绕过国会与总统以法令统治,迅速取得独裁权力。

兴登堡作为总统当时有能力阻止希特勒吗?

简短结论:在1933年1月30日之前与之后的几周内,兴登堡在法律上与政治上“有一些可行的阻止手段”,但他没有采用;到3月《授权法》通过后,这个窗口基本关闭。

要点分三段看:

  1. 任命前(1932年)
  • 按《魏玛宪法》总统有任命/罢免总理的权力(第53条),并可多次解散国会;同时还有第48条的紧急令权。兴登堡实际上多次拒绝让希特勒当总理,并改用布吕宁、帕彭、施莱歇尔等“总统内阁”。从制度与先例看,他可以继续不任命希特勒,维持“总统统治/少数派内阁+紧急令”的路线。germanhistorydocs.ghi-dc.org Holocaust-Enzyklopädie Deutscher Bundestag
  1. 1933年1月30日任命到3月(短暂窗口)
  • 即便已任命希特勒,兴登堡仍握有否决与不签字的空间:例如他本可拒绝解散国会并在3月举行新选举的请求,也可以不签署《国会纵火令》(紧急法令),或在局势恶化时撤换总理。事实上,他批准了解散国会与新选举,并在2月28日签署了《国会纵火令》,极大扩张了纳粹政府的警权;随后3月23日通过的《授权法》允许内阁绕开总统与国会以法律形式统治,使总统的实际制衡能力被架空。Wikipedia Holocaust-Enzyklopädi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 为什么他没这么做(政治现实)
  • 议会僵局:1932年7月/11月大选,纳粹已是第一大党,几乎无法组出稳定的反纳粹多数政府。AGI
  • 军政方案受挫:施莱歇尔曾请兴登堡以非常手段解散国会、推迟选举、以总统权力/军队维持秩序;兴登堡拒绝了这一路线。GHI Washington
  • 保守精英误判:帕彭等人向兴登堡担保可以“驯服/圈住”希特勒,让他在一个多数为非纳粹的内阁里受控;兴登堡年事已高、厌恶内战风险,最终接受了这种“让他当总理但受总统钳制”的设想,事实证明是致命误判AG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

综合:

(补充背景材料:美联邦大屠杀纪念馆与大英百科对上述关键节点与误判均有清晰概述,可供延伸阅读。)Holocaust-Enzyklopädi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iews: 18

Kommentar schreiben

0 Kommentare.

Kommentar schrei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