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的发现——你是东亚病夫中的一员吗?

一位在中国做过九年英语外教的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调查发现:经过他长期的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在中国学校里有独立思考能力,敢说出社会不公并提出批评的学生中,都是平时爱运动,特别是经常练防身自卫术者。由此我引申出一个结论,不知道运动锻炼的是真正的“东亚病夫”。你是病夫中的一员吗?如果这位外教朋友的话触动了你,请从今天开始锻炼身体,傍晚锻炼效果也很好,而且比早上锻炼更方便,因为不需要强迫自己早起。

附:东亚病夫一词的来历:

东亚病夫(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词来自清末民初时期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贬称。
“东亚病夫”一词是类比西方列强所谓“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产生的。
毛泽东在《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提出:“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郭沫若《全运会闭幕》诗:“中华儿女今舒畅,‘东亚病夫’已健康。”
许多人对“东亚病夫”一词的理解是清末中国人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所以遭外国人轻视,也近似于人们所说的“鸦片烟鬼”。
“东亚病夫”一词最早出现为“东方病夫”,出自当时上海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按照梁启超的翻译是:“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在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中华民国代表团参加了接近三十个比赛项目,总共派出了69名的代表团。后来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了撑杆跳选手符保卢进入复赛外,其余的参赛人在初赛就已经被遭淘汰了,中华民国奥运会代表团全军覆没。
这些中国运动员在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的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人讽刺、嘲笑中国人的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
从那时开始,“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蔑称。暨南大学新闻网指出:当中国代表团抵达柏林时,柏林火车站挤满了欢迎的华侨和闻讯而来围观的西方人。他们争先恐后地盯住旧中国女运动员的脚和男运动员的头观看,目光中充满了疑问。
当时的一家外国报刊还登出了嘲笑中国代表团的一张照片:一群中国运动员身前放着一个用英文标明的“德国制造”的大鸭蛋,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女人都是小脚,而男人都是拖着一条大辫子,运动成绩当然也就更不在眼中了。
这个词明讽中国人身衰体弱,却也暗刺中国人思想沉疴难起,封闭落后。
其它说法:
1895年,甲午战争败给日本后,全国上下反思中国文化的声音开始萌发。
改良派思想家,后来担任过京师大学堂校长的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原强》称:“今之中国,非犹是病夫也。”“中国者,固病夫也。”
这是中国第一次被当作“病夫”。严复可是中国人,并非西方列强的代言人。严复主张“鼓民力”,对症下药治疗。
严复以后,一大批觉醒的知识分子,纷纷沿用了他的这个提法。1905年,小说家曾朴在写《孽海花》一书中,用的笔名就是“东亚病夫”,表明身体欠佳,“病夫国之病夫”,以此躲避政治迫害。由此,“东亚病夫”一词正式出现并穿越时空至今。曾朴,地地道道的中国江苏汉族人。
外国人用“东亚病夫”一词,据说是从上海的英文报上《字林西报》开始的。1896年月10月17日,英国《伦敦学校岁报》评价甲午战争一文被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译发:“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战后,地球各国始悉其虚实也。”
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就作如是说:“而称病态毕露之国民为东亚病夫,实在也不算诬蔑。”鲁迅、陈独秀等思想家也多次称中国为“病国”、“病夫”。这种并非侮辱和嘲讽的定位,反映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的窘境。

Visits: 70

发表评论?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